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以家人之名

今年在講壇上,我們眾牧者首次以「以弗所書」來作分享,盼望能彼此激勵。以弗所書被稱為保羅著作之冠,透過以弗所書讓我們清楚明白神從亙古到將來,直到永恆的美善心意,並啟示了我們現在所蘊存的意義。全書的主題為豐盛人生,目的是塑造新生命及學習彼此服事。

我喜歡每月金句,正如我們在長青「門訓」中一起立志:天天親近主(靈修/讀經)、常常結果子(佈道)、生命像耶穌(品格)、生活更豐富(見證)、日日有力量(背金句)。深信我們擁有新生命,而每天力量的源頭來自神的話。大家還記得這三個月的金句嗎?

弗一17:「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這裏的「真知道」是一種真實、深入而完全的知識,與表面上的認識有別。認識祂賜人智慧,啟示,叫人真知道神,這包括理性頭腦認識+體驗經歷的認識,讓我們知道神的美好恩典,更幫助我們體會神的寶貴。

弗二10:「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我們就是祂的「工作」:「不是平常的」、是「手藝」、「傑作」,這是多麼令人興奮啊!在弗二1219讓我知道我們不再是局外人,是神家裏的人,我們能以家人之名相稱,一同在這裏學習、服事、體驗神的豐富及帶領。上週六是「觀宣家」第三屆「三福故事編織法」開課的第一天,我們分享在「三福」中的經歷,大家學習聆聽別人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故事及見證神的故事。我們成為神家裏的人,被神更新改變了。今屆「三福」學員,有的是去年受洗,透過故事編織法來認識神的愛,現在更踏出一步去見證神豐富恩典。剛巧5J單位「城中光」落成,我們可以延續主給我們的使命為主發光。

弗三19~20:「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充滿」、「運行」、「充足」這些字眼讓我們認識神愛的豐富,知道基督的愛是遠遠超過人的知識,使我們被神一切的豐滿所充滿,祂運行在我們(觀宣家)之中,正如運行在耶穌基督身上的大能一般,問題在我們有否支取!我們要明白神對人那份完備的愛、認識祂的豐富,體驗祂3D(立體)的愛,在生活中與祂同行、見證成為祂家人的豐盛生命。回想去年患癌的日子,大家常常為我禱告守望,深深感受到主內一家及體驗到神的眷顧,現在仍要定期往腫瘤科覆診,學習調節起居飲食!感恩今天能夠繼續事奉,全是主的恩典!願靠著神的大能大力,繼續與主同行,榮耀主名!

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

 

有福的人

 

聖經中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太五7)。「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十九17)。「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十一25)。「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太十二7)。「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這些經文告訴我們一個憐恤人的人,神是十分重視的!那麼我們怎樣才可成為憐恤人的人?就是讓更多的人同樣去體會神的愛與恩典,努力發揮「鹽與光」的生命(太五13~16)。讓我們先從「憐恤」的字義說起,「憐恤」的意思:慈憐、體恤、恩待!即願意同情和體諒別人,明白人的軟弱和感受,願意用愛心來幫助人,並以關懷的行動,回應別人的需要。

 

要成為憐恤人的人,與別人同行,與哀哭者同哭,與喜樂的人同樂,陪伴他們去面對一切,等候主的帶領。在同行中請注意:不多言,以靜默、陪伴的心聆聽對方此時此刻的需要和感受、給予適當協助、與他同行。不過份「肉緊」、不斷給予建議,免得陷入自我解決問題之中,而忽略與神同行的寶貴經歷。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出「憐恤人的心懷」呢?憐恤人的生命特質有兩方面:一、有一顆寬大恩慈的心,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弗四32),這樣必得蒙神憐恤。我們都不是完全人,我們只不過是蒙恩的罪人。我們若能超越公義而憐憫別人,到那一天,必蒙神超越公義而憐憫我們。二、將心比己常以為虧欠,人怎樣待我們,我們也要怎樣待人(太七12)。我們要切記自己對神的虧欠有多少,蒙神的憐憫有多大,就不在意別人對我們的虧欠和斤斤計較了。「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十三8)。

 

這種愛就好像主耶穌去到不同的地方,看見各樣的需要,而展開祂的工作,在各地醫病,傳講天國福音,祂看到許多人困苦流離、受傷、迷路了!好像沒有牧人的羊一般,祂就「憐憫」他們,並要門徒帶著憐憫的心去傳悔改的福音(太九35~38)。你能夠看見人的需要,甘心樂意與人分享你在神那裏領受的恩典嗎?「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二5)。每一個基督徒都是事奉上帝的人,是君尊的祭司,「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二十35)。想到這裏,感謝神,我看見神正興起我們明白拓展神家的福音需要,並重視與別人一起同行,陪伴別人尋索這屬靈生命之旅,共同經歷神的帶領及恩典,成為有福的人。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想更認識祢()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1~11 ) 。這是主耶穌臨別贈言的延續,在前一章的最後晚餐時,主安慰門徒,應許賜下聖靈與他們同在,之後便離開樓房,前往汲淪溪,面對將被捕及釘十字架。在沿途中,耶穌用活動教學法,並以實物教材「葡萄樹」向門徒作出教導,說明祂與門徒生命的關係。祂選擇葡萄樹必定有其特別心意,你知道嗎?原來葡萄是猶太國的特產(民十三23),也是猶太人所熟悉的,所貴重的。在舊約聖經,「結果子的葡萄樹」(結十七5~10)及「從埃及挪出的葡萄樹」(詩八十8)是指猶太民族、神立約的子民。耶穌將自己比喻為真葡萄樹,而門徒就是其上的枝子,這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舊約聖經往往將以色列國,形容為上帝的葡萄樹或葡萄園,如:結十五比喻以色列為葡萄樹,先知何西阿也說:「以色列是茂盛的葡萄樹,結果繁多……」(何十1) ,葡萄樹漸漸被喻為以色列國的記號,成為神豐盛榮耀國度的代表。可惜以色列民,達不到上帝所要求的身份,如:眾先知說他們已成為敗壞的葡萄樹,惟獨主才是真葡萄樹。別以為屬於以色列國就是上帝真葡萄樹上的枝子!要成為枝子,不想成為敗壞的葡萄樹,就要與主建立活潑、親密的關係。

 

耶穌比喻自己是真葡萄樹,門徒是枝子,這顯示了兩個極重要的訊息:1.門徒與三一真神的關係;2.門徒要結更多生命的果子。葡萄樹有兩種枝子:一種是結葡萄;另一種是不會結葡萄,栽種者會經常把不結果子的枝葉剪掉,以免消耗了樹的養分。究竟誰是不結果子的枝子呢?在耶穌的比喻中,有以下的兩種人:1.指猶太人,他們原是上帝的葡萄樹枝,正如眾先知一再強調的,然而他們不聽從主耶穌,也不接納祂,因此他們成為枯萎無用的枝子。2.是「A貨基督徒」,他們心裏相信主耶穌,卻沒有實踐生命表現,能說不能行。故此主耶穌再三強調說「在基督裡」,提醒信徒要「扎根主裡」,並與三一真神建立親密關係,常在主耶穌裏。因此認識主是真葡萄樹,自己是枝子的信徒,必曉得神重視我們與祂的關係,祂看重我們在祂裡面建立的生命,有生命者,必會有生活的表現。

 

    耶穌以比喻來講論自己就是葡萄樹(15:15)、門徒是枝子、天父是栽種的人。栽種的天父會把不結果子的枝子剪去,讓結果子的枝,結出更多的果子。整個比喻的目的是要我們常「連接」於樹上,即「在主裏面」。更進一步說明「遵守我的命令」就是在主裏面。一方面是要求我們遵守主的教導,另一方面也指出不遵守或不結果子的,將要受到審判——「扔在火裡燒了」。常在基督裏,就必須要以神的話來餵養我們生命,與祂在禱告中相交,並在日常生活中順服祂,讓祂管理我們的生命,因為住在祂裏面,才能結果子。如果沒有這生命之源的連結,就不能做出有價值的事。當認識主耶穌是真葡萄樹,我們的生命要連結於主耶穌裏,並遵行主的命令。願聖靈幫助我們,靠著祂過得勝的生活。願我們常在基督裡,多結果子,在生活和行為上榮耀神,直到主再來的日子。

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想更認識祢()

 

約十四6主耶穌宣告自己是「道路」,更是唯一藉著祂,才能到天父那裡去的道路,若神的國/天國/永生是我們的目的地,那麼祂就是唯一能帶我們到那裡去的道路。我想一個真正有意義,充實的人生,是與正確、肯定及永恆的人生目標與方向是分不開的,並且只有創造天地萬物的主,才能告訴我們人生的目標是什麼。與此同時在約十四6主耶穌宣告自己是「真理」,歷世以來,從沒有人好敢自認為真理,即使有宗教教主說已找到那真理,但從沒有人敢稱自己為真理。究竟真理是甚麼?真理不會因時間、潮流、社會及人的變更而改變、能經得起考驗。真理的特色包括:1.是絕對的;2.是不變的;3.是永恆的;4.是可驗證的。最後約十四6主耶穌更宣告自己是「生命」。若大家仔細地想一想,便發現這宣告的是指著祂是生命的源頭,祂是生命的賜與者,及祂是生命的維持者。人類科學無論怎樣進步,沒有人能創造生命,因生命是神所獨有,人的生死存亡,一切生命的主權都在於祂。大家可以翻看舊約申三十19~20清楚指出耶和華乃是我們的生命。主耶穌宣告自己是生命(約十四6、約十一25),這意味著宣告自己是神、是一切生命的源頭、是一切生命的賜與者及操縱者。當我們清楚認識主耶穌就是生命,那麼我們面對天災、人禍、疾病,甚至死亡等等情況,就不需懼怕,正如太十28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因只有神,才有能力將人的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接著太十31繼續說:「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

 

這宣告讓我們更深地思索人生方向(道路),生活標準(真理),若沒有生命力(生命),我們必會沮喪。感謝主,祂使我們生活有力。主耶穌宣告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這更進一步地給我們(信祂的人)得著從祂而來的應許,包括:1.應許聖靈降臨;2.應許與我們同在;3.預言我們要到天父那裡去。主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約十四6)。祂這段的說話,是因為多馬不明白主耶穌說祂要離開他們,他們不知道主耶穌要去的地方的道路是怎樣走?藉著這疑問,主耶穌指出祂就是那道路,而所去的地方是天父那裡,同時也說明這道路就是通向真理與生命之路。對於多馬的問題,主耶穌回應:「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因衪是唯一的「道路」能通到神那裏去(使四12);而這道路是可靠、誠實、正直的,並且衪是永不改變救恩的真理;衪就是萬物的源頭,在衪有永生之道;因此人不藉著衪,沒有人能到父神那裏去。故耶穌又對馬大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這實在是一句重大的宣告,主耶穌是通往神的路,主耶穌不是很多道路中的一條,而是唯一的道路。主耶穌是真理,主耶穌的奇妙不止在於其道德教訓的完美,同時道德也在祂的身上實現得淋漓盡致。除主耶穌以外,沒有一個人能夠把自己所教導的真理行出來。主耶穌是生命,人相信了主耶穌,就獲得生命。另外在約十17~18是主耶穌對整個生命作出定義,主耶穌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縱然祂要被釘十字架,但祂預言三天之後要復活,能戰勝死亡,所以主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生命在祂裏面,祂就是復活、就是生命。求主幫助我們1.認識耶穌基督是人到神那裏去的唯一「道路」;2.只有信耶穌和祂所講的「真理」,才能到父神那裏去;3.單單相信主耶穌的才得著「生命」。

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想更認識祢()

 

耶穌對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約十一25),在原文聖經是「我是復活,我是生命」。叫人復活,賜人生命的權柄都是主所掌管的,所以耶穌可以隨即叫已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復活。我們的主耶穌,祂對生命有絕對的擁有權、控制權,生命實際也是從祂來的。約一4「生命」乃「在他裡頭」才有的。「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必永遠不死。」(約十一25)祂用事實來證明這話是真的;試想想一個已死了四天,屍體已經發臭了的拉撒路,憑祂權能的一句話──「拉撒路,出來!」,拉撒路果然從墳墓裡出來(約十一26-44)。

 

當主耶穌面對十字架的苦難,祂曾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約十18)事實告訴我們,在祂被釘及埋葬後的第三天,祂便從死裡復活。這樣看來,祂確實擁有生命的掌管及賜予權,因祂就是神!死亡不是人生的終極。聖經常常以「睡」這個字來代替「死」。因為基督徒是有盼望,有永生的。有人說:「死亡是地平線上的一扇門,實際來說,我們不是走向死亡,而是邁向生命。」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信主耶穌的人雖然死了,也會與主一樣復活。

 

早期使徒因認識到主耶穌基督乃復活與生命的主,所以他們不懼怕那些只能殺人身體,不能殺人靈魂的人,因他們已經從主得到了復活的盼望及確據。他們視拯救人的靈魂為首要的責任。今天我們又如何呢?當我們認識到神是創造生命及掌管生命者時,我們在世應如何過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呢?

 

我們在世上只是客旅、寄居的,原來有一個更美的家鄉才是我們永恒的居所,是永存的,是一位創天造地的神所造的。當信主的人完成了地上的生活時,就會移民上天堂過新的生活。在那裏再次得到慈愛的大牧者培植及看顧。原來「死」並不是人生的終結,而是進入另一個開始,一個更美的境界,在那裏沒有病痛、沒有哀傷、沒有死亡;那裏只有快樂,而且永遠與愛我們到底的神同住。

 

創造生命又賜人永生的主上帝啊,我們感謝讚美祢!因祢差遣基督耶穌降世,為我們受苦、受死、拯救我們脫離罪惡,叫一切信祢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祢又賜下平安給我們,叫我們在受苦遭難的日子也可以歡呼喜樂。「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凡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11:25)。讓我們認識主耶穌是生命的主,明白相信主耶穌,就有了生命,並能到主那裏去,常與主同在。

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

 

想更認識祢()

 

上一回主耶穌宣告祂是羊的門,似乎有意比較「賊與強盜」的意象,當時一些假先知,並不是從正門而入,只有從正門而入的人才可以得救、得生命,更帶出好牧人為羊捨命的行動。「我是好牧人」(約十11),在舊約時代,神是以色列的牧者,並應許彌賽亞時代親自為百姓挑選一位好牧人(結卅四23)。耶穌的宣稱是應驗舊約。好牧人的特徵包括:自願為羊捨命;而牧人和羊是互相認識的。當時的牧人並不需要為羊捨命,而這裡是要說明主耶穌甘願為祂的羊捨命,如罪犯般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救贖行動,難以想像,這樣尊貴的主竟成了我們的代罪羔羊!祂甘願以自己的生命來贖回我們的生命,我們應如何回報主的大愛呢?

 

耶穌第四個「我是」的宣稱:「我是好牧人」。約十10~11:「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如果不是好牧人就是雇工,老虎,豺狼,獅子來到,就會丟下羊群不顧。耶穌是好牧人,祇有好牧人才會為羊捨命。祂對羊群的關懷,眷顧和愛惜。這包括五方面:1.認識祂的羊,羊也認識祂,跟從祂。2.引導祂的羊,羊會跟從祂的腳蹤行。3.牧養祂的羊,把羊領到溪水旁青草地。4.保護祂的羊,有愛心、溫柔和關懷祂的羊。5.尋回祂的羊,對羊群看顧及拯救。

 

大衛從小就牧養他父親耶西的羊群,所以他對於牧羊很有經驗。他對掃羅說:「有時我牧養我父親的羊群遇到獅子,將羊啣去。我就追上去捉着獅子,捉着牠的頭,打牠,直打到牠放了羊,我就將羊救了。」大衛這經歷就如一個好牧人般以生命去保護他的羊。大衛說到耶和華是他的牧者:「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詩廿三1)牧人的杖和竿是用來牧養羊群的,包括:1.帶領及引導——有些羊不聽話離群,這竿是趕羊群回來;2.用來保護——當遇著豺狼或老虎時,牧人就用杖打走敵人;3.拯救作用——若頑皮的羊跌落山崖,牧羊人就用竿將羊拉上來;4.管教作用——當頑皮的羊群不聽話時,牧羊人就用杖打羊,抬牠回去醫好牠。這杖和竿有引導、保護、拯救、管教這幾個作用,大衛說:「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廿三4)在這安慰中有以下幾個層面:遭遇患難時得拯救、遭遇危險時得保護、甚至因頑皮而受管教等等的安慰。詩篇二十三篇提到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所指的關係就如上述所說牧羊人與羊的關係──常看顧、常帶領,的豐盛關係。深信人生中最有意義是認識主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藉此得以開始這豐盛的關係。主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

 

願我們認識主耶穌是好牧人,祂悉心照料和看守凡屬祂的人,我們要緊緊跟隨這一位牧羊人,祂充滿著愛,祂愛我們為我們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承擔一切,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受苦、受死、埋葬、之後復活,凡相信祂的必復活。下一次就會同大家思考另一個我是:「我是復活,我是生命。」(約十一25)。

 

 

想更認識祢()

 

當我們進入約翰福音主耶穌的第三個「我是」的宣告——「……我就是羊的門。」「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約十79)。這是接續耶穌收容瞎子後的宣告。目的要說明猶太人把瞎子趕出去,而耶穌是收容瞎子的好牧人。主耶穌在約十7自稱為羊的門,表示所有的人必須通過祂才能進入羊圈中得拯救,得各種保護及照顧,並且身心靈得飽足(約十9)。

 

門是安全的象徵。縱然北風怒號,或豺狼嚎叫,但在圈內的羊群,仍可恬然安睡,因為知道牧人強壯的膀臂會保護牠們。正如賽廿六3:「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古代巴勒斯坦一帶牧人,在夜間聚合羊群在羊圈,用以防衛盜賊和野獸。耶穌在比喻中提到兩種羊圈,第一種是猶太人公用的羊圈,給羊群晚上回來時過夜,此種羊圈有堅固的門守護著,只有看門的人才有鑰匙,耶穌在約十2-3指的就是這種門。第二種是在溫暖季節,羊群不回到村子過夜,牠們就被安置在山丘旁邊的羊圈,這種羊圈以簡單的護牆圍著,羊必須從一個洞口進出,根本就沒有門,在這種情形下,牧人就睡在洞口,羊除非踩在牧人身上,否則無法進出,這時,牧人就含有門的意思。另外耶穌借用希伯來人膾炙人口的詞句:祂說我們是藉著祂進出的。「平安無事的進出」,在猶太人的觀念裏,指絕對安全、穩妥的意思。一個人無所畏懼的出入,就是國內太平,法律和社會秩序具有安定的力量,人人得享安寧,治理國事者應該有能力引導百姓出入(民廿七17)。順服上帝的人,聖經說他「出也蒙福,入也蒙福」(申廿八6)。並且得著上帝保護(詩一二一)。認識主耶穌,在生活中就獲得平安和保護,祂既擔當我們的重擔,一切有神托住,就不需要憂慮和恐懼了。

 

耶穌把自己比作門,意思是耶穌就是唯一的救恩之門,除祂以外別無拯救。人在這門內有安全保障,找到一切所需要的供應,人只有藉著耶穌才能接近上帝。主耶穌是羊的門,包括:1.得拯救;2.得自由;3.得滿足。

 

  主是羊的門,也使人想起以色列人的奴僕,奴僕服事主人六年之後,可以自由出去;然而若他愛主人和他的家,不願意自由出去,主人就要帶他到門框旁,用錐子穿他的耳朵,他就永遠服事主人(參出二一1-6;申一五12-17)。這樣,他每到門那裏,就想起不可以自由出入。今天作為信徒的我們,也要如此將自己獻給神,作義的奴僕,順從主的旨意,而出入蒙福。

 

  感謝主,祂作我們的義門,也是永生的門。求主堅定我們,引導我們,從主出入,行主義路,不隨己意而行,倚靠主過豐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