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潔心候主

 

   這一季的週五讀經晨祈禱會主要是看帖撒羅尼前後書,我被保羅稱讚帖撒羅尼迦信徒的說話所吸引──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一2~3);在大難中有喜樂、效法主基督、效法保羅、甚至作眾人的榜樣、離棄偶像歸向神等等(帖前一6~10)。帖撒羅尼迦是保羅所愛的教會,保羅和同工,是因為他們的信心和愛心「滿有喜樂」(新譯;參一3),更認定一切美好的事物皆從神而來,為此而感謝神。在帖前三10:「他們晝夜切切的祈求,要見你們的面,補滿你們信心的不足。」保羅早、晚為他們禱告(當代的猶太人和基督徒都有一日三次定時祈禱的習慣(參詩五十五17;徒三1,十30),保羅為他們祈求……補滿你們信心的不足。這裏提到他們信心上的不足,這表示保羅想及的是他們的基督徒生命和經歷中一些明確的「缺陷」(思高):保羅先是稱讚,後勸勉有關信徒生活操守的問題。

 

   從下文看來,他們信心上的缺陷主要是涉及聖潔(帖前四3~8)、弟兄相愛(帖前四9~12)以及巳死信徒與主再來之關係(帖前四13~18)等問題。因此有帖前三11~13的一段禱文:「……願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當主耶穌再來時,心裏堅固,成為聖潔,無可指責備」。聖潔生命成為我們等候主再來的人生活的一個指標,既是這樣,我們在等候主再來應有甚麼行動呢?從保羅和帖撒羅尼迦城的信徒生活中,學習建立深交的方法有以下五點:

 

1.                  禱告守望──保羅的信念是神活躍地在人的事上施行統治,沒有祂的幫助,事情便不能成功,恆切的禱告守望,互相傳送神的祝福。

2.                  學習忍耐──願主引導我們的心進入神的愛及基督的堅忍裏去(帖後三5)。引導:修直、舖平。求神除去一切攔阻,給我們通達的道路直到主那裏去。

3.                  愛心增長──求主把極大的愛心賜給我們,使我們在靈性上長進及不斷擴張我們的眼光,有屬天的洞察力。

4.                  討神喜悅──在保羅的觀念中,信徒應是藉著聖靈的能力「滿有」盼望(羅十五13新譯);滿有感謝的心(西二7新譯);多行各樣的善事(林後九8b),在討神喜悅的生活和弟兄姊妹相愛的事上要更加努力。(帖前四110、現中)

5.                  追求聖潔──包括彼此相愛的心及愛眾人的心,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領人歸向主耶穌基督。帖撤羅尼迦的人信主不久,且一向在異教的道德標準下過生活,故此特別需要主使他們「心志堅定」(現中),才能抗衡舊日的思想和行為的引誘。不論我們信主的子如何,求主幫助我們、堅立我們,能脫離「舊我」,使我們在聖潔中無可指摘,學習過完全聖潔的生活。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家庭生活

 

猶太人對家庭生活十分重視。猶太經典他勒目常警愓著人應維持家庭的純潔和穩定 [1]。我想,在家庭裏無論發生任何問題,盡可能避免因衝動情緒而破壞了大家的感情,無論誰是誰非,大家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免得因失控而做成無法估計的困局。婚姻生活是需要用心經營的,夫婦相處之道須不斷重新學習,他勒目教導人要愛自己的妻子如同自己,尊重她多於自己 [2]。猶太哲學家寶生以撒(Issac of Posen)寫了良善的心(The Good Heart),是有關妻子所要遵行的十誡 [3],如下:

(1)       當你丈夫發怒時要小心──不要喜樂也不要惱怒──只要微微的笑,溫溫柔柔的説話。

(2)        不要讓他等候膳食,飢餓是憤怒之父。

(3)        在他睡著時不要喚醒他。

(4)        小心他的金錢,不要向他隱瞞有關金錢的事。

(5)        要保守他的秘密,即是他在自誇時,也應該為他保守秘密。

(6)        不要喜愛他的仇敵或憎恨他的朋友。

(7)        不要跟他的意見作對,或表示妳的意見是好過他的。

(8)        不要冀求他做些不可能的事。

(9)        如果妳留心他的請求,他將會成為妳的意見的奴隸。

(10)    不要說有損他自尊的話;如果妳像皇帝般待他,他會像皇后般待妳。

    若能以以上的十誡為原則,我相信夫婦婚姻關係必能得到良好的建立,夫婦只有在互相尊重及以愛相待的原則下才能活能更好。

關於管教子女之道,猶太人認為是父母的責任,因少了管教就影響自制能力,他們用鞭撻的目的,是讓他知道父母的身份,避免被兒女控制著,身教是十分重要的。養育兒女要有忍耐和了解孩童的心;這是大部份猶太法典所忠告父母的。曾有一位猶太教師警告說:「在家庭中父母經常爭吵,必不能產生良好的兒女 [4]。」如何培育女兒,是否從小用律法書殷勤地教導是重要的,聖經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廿二6)。孩童的教育開始,必定來自父母(箴一8)。因為兒女受到父母的教導,他們必定尊敬父母(參出二十12;申五16;箴十五20)。猶太人認為特別是母親,在教導兒女上要負上重要的責任(參撒上一22~28;箴卅一28),即使到了青年階段也是一樣(參箴卅一 1~9[5]。我想,父母能從小與子女溝通(教導)── 彼此之間從小就能建立良好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從而滲透了正確的道德和宗教教育、生活技能的指導等,這都是重要的,以致子女能健康地不斷成長。

 



[1] 黃天相:《處世之道──猶太人的生活智慧》香港:伯神,2009,頁14
[2] 黃天相:op.cit.,頁15
[3] 茹季坤編譯:《猶太人》。香港:聖公會,1988,頁43~44
[4] 茹季坤編譯:op.cit.,,頁45
[5] 黃天相:op.cit.,頁16

禱告與試探

 

一天早上有一位姊妹問我:「禱告求主是否必得應允!」是的我相信真誠地禱告祈求,主必憐憫!透過禱告,我們能與父神更親近,體會祂的深恩,得著力量,迎接挑戰,與主同行。然而我們要小心在禱告時不經意地陷入試探之中!

 

你曾否心目中定下一個目標,便求主按著自己的目標而行,以此證明祂對你的愛和祂的存在呢?這讓我想起耶穌回應撒但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我相信主希望我們是憑「信心」,而不是憑「奇蹟」去過生活。在生活中你有否如此的祈求,有意無意間想試探神,甚至操縱神,向神要求神蹟。簡單來說,若我們在自己所揀選的生活模式上冒險,還盼望神搭救,這就是試探主。

 

太四1~11中魔鬼第一個試探是看準了主耶穌經過四十晝夜禁食後肉身的飢餓,便趁機會慫恿主耶穌運用祂的特權,將石頭變食物來滿足肉身的需要,似乎這是合情合理的事。當失敗後魔鬼更厲害,振振有辭地引用聖經,誘使主耶穌去強迫神去行神蹟。事敗後的魔鬼索性單刀直入地以世界的榮華為餌,引誘主耶穌俯伏拜牠。然而我們從主回答撒但的方法可以看出,主以聖經的話作最高的權威,祂認識聖經的整全性及一致性,以致不被撒但所誘惑。今日我們對神的話的熟悉程度如何呢?以致當我們面對試探時可以神的話作為寶劍,與魔鬼對抗(弗六17)。

 

「試探」原意為考驗;然而撒但想藉著試探,去攻擊人,引誘人離開神,偏離正路。耶穌在開始傳道前,先站在人的位置上,接受考驗,正因為祂經歷了試探,所以祂能體恤人的軟弱(來四25)。另外主耶穌開始傳道前的預備:雖然祂是神的兒子,但祂仍給我們作了榜樣受洗,有聖靈臨在,確認身分,得著能力,然後才接受試探,通過考驗。

 

耶穌在曠野接受撒但的試探,完成預備時期最後的測驗。馬太列出了試探的三個特性,這些特性常常連同真正的需要和可能的猜疑而來,產生不正當的慾望。耶穌成為我們的榜樣,讓我們知道全面地認識聖經的重要,免得我們因為對聖經片面的了解,而曲解了神的話。還有十多天這便踏入新的一年,願意大家能建立一個恆上的讀經、學習禱告尋求神的心,更求主幫助我們每天能更深地認識主、更虔誠地敬愛主,能緊緊地跟隨主每一日。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豈只是兩個人的私事

 

  現今「性」觀念混亂而導致人性被扭曲,加上科技環境造成人與人、代與代之間關係的疏離,誤以為「性」就等於「愛」,這種謬誤觀念正不斷在蔓延,影響著新的一代,當前急務我們應關注「性」這倫理課題。

一般人常誤以為性只是兩個人的私事,只要不互相傷害便可。現實主義者更試圖以幫助人建立一個更健康的性態度,強調性是個人的,認為最重要是除去性當中的神秘因素。傳統基督教堅持婚姻的目的是聯合和生育,對於性道德是一個公共和政治問題感到荒謬。浪漫主義者認為愛的必要條件是性和婚姻。筆者認為這不只是兩個人的私事,理由是這直接影響到社會問題,間接誤導了新一代,誤以為這是人權、自由及私隠的事,企圖要求立法去保護,造成更可悲的局面。
   舊約聖經指出「性」是神賜予給夫婦為了繁殖下一代,創二25「二人成為一體」,一男一女的婚姻關係是互相連合的,要求彼此委身,向對方付出的親密關係。可惜,因著罪,使兩性關係產生變化,人活在罪中而變得自我中心,在性方面同樣被扭曲,傾向使他人成為滿足自我的工具。然而聖經清楚地指出性行為是「兩性表達彼此在身心靈各方面深入認識對方的途徑」(參創四1、十九58)。在創世記中,性行為翻譯為「認識」,是彼此認識的途徑。

新約林前六12~20中,保羅指出不可與娼妓聯合,要逃避淫行,不可得罪自己的身子,因為身子是聖靈的殿,是神用重價買贖回來的,不可污穢。婚姻的關係是神所創立的,也是神所成全的,人不可分開(太十九4-6;可十6-9)。若休妻另娶和棄夫另嫁,均是犯姦淫罪(太十九9;可十11~12)。此外,動淫念在新約中也被視為犯罪(太五27~28),可見罪不只規限於行為上,也包括在思想上。聖經中常以男女間忠貞專一的愛,來比喻神與人的愛和約的關係,當以色列人離棄神,敬拜偶像時,以色列民被神斥責為淫亂的民(太十六4;可八38)。這可見神看凡在婚姻以外的性都是罪,是厭惡的。

    現今人們因罪,誤用了神所賜予人的禮物,包括了性、人權、自由等。信徒如何謹慎自守,堅守所信的盼望和基石。總括來說有兩原則:就是愛的原則和榮耀神的原則。愛的原則是考慮所做的事是否對別人有益處,不以自我為中心,並考慮所做的事是否同時表達了對別人的尊重。榮耀神的原則,是以神造人的事件為起始,從創造觀來判斷這事或那事是否扭曲了神造人起初的原意。我想這兩個原則能引導我們以神的眼光來看事物,也引導我們離開以自我滿足作為行事為人的最高原則。

從舊約創世記的記載至新約耶穌的重新肯定,這都指向一夫一妻制是神創世秩序一部分,在婚姻以外的性行為都不符合神的心意。在一生一世一男一女的婚約關係中,性卻是尊貴和聖潔的,故僭越的性關係就是僭越人與人間應有的界限,這是人類墮落的結果。我們若能按著聖經作真理的教導,提供實際可行的性倫理的行為品格,作出積極正面的指引,供教會的弟兄姊妹遵守,特別是年青的新一代,由神的家做起,盼望以生命去影響生命,靠著主的恩典及保守,作聖潔蒙主喜悅的子民。 

 

參考書目 :

1.      Stanley Hauerwas: Sex in Public: How Adventurous Christians Are Doing It (1978)

2.      唐慕華。陳永財譯:《真情真性:性偶像文化的批判》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5

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生命與服事

    今年5月我們一班執事和同工完成了閱讀Cultivating your inner life整本書,內容對作主門徒的觀念是最基礎的──我們必須回到神那裏,扎根於神,焦點是神,跟隨/降服於神等等,透過上述的要點來建構我們內在的生命,更似主基督,與主結連,這是我們不斷追求的任務,透過親近神來陶造我們內在的生命,作個有深度的門徒。

然而當我閱讀盧雲著《建立生命的職事》,更深地讓我反省到,避免事奉只成為替人紓憂解困,注意事奉須植根於事奉的人本身的屬靈生命,因這才會有恆切的關懷(頁9)。作者在書中的前言表示,事奉真正的意義不只是為被按立的傳道人而有,它是所有受洗基督徒的工作,而牧師和神職人員的事奉,只不過是眾多基督徒事奉中最清晰可見的模式。(頁10)。是的,正如彼前二9提及的信徒皆祭司,每一個基督徒都是事奉上帝的人,是君尊的祭司。彼前2:5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書中更具體地說明了每一位信徒的身份如下:

當我懂得與身邊的人分享在主裏生命經歷時,並與人分享、見證主的奇妙大愛,讓更多的人得著這好處。這便很自然地向人作出呼召,招募、培訓別人成為的我們的一族——天國的子民。當每一個人願意來就會被神建造(有建立、增長的意味),是同時發生的。所有的信徒及牧者,或是聖職的人員都是同等的,同樣是被神呼召、給予權力成為別人祭司(可十六15~18)──神在世界的代表和人向神的代表,祭司是經歷神的愛,被神接納及赦罪,並幫助其他人一同去經歷。當然耶穌是最大的大祭司:在我們來說祂是代表神,同樣是代表我們去到神面前。而每一位信徒包括了你和我都分享這份祭司的職分──我們在世的身份是客旅和寄居的(彼前二11)、是被神所揀選的、是靈宮屬靈的聖殿(彼前二5)、是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

現代人往往在繁重的工作中迷失了自己,容易因付出太多而導致枯竭疲倦。作者在本書中分享到他如何在工作中,憑著對基督及十字架不變的信,保持事奉的能力。這讓我要更專注於事奉神,要警醒禱告,幫助那些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掙扎的人,透過認識基督,活出生命的光輝,並協助人除去在成長路上一些痛苦過程的險阻。(頁44)。我想如何活出主所喜悅的事,反思自己生命中所重視的是甚麼?當中應如何取得平衡。在失敗中不要害怕別人的鄙視;在成功中也不要因為別人的喝彩而沾沾自喜;重要的是這是否主所喜悅的事奉。靠著主恩更能有智慧地、活出活潑、有意義的生命。

在生命的某些階段中,著重點或會略有轉移,但通常一個人變得愈來愈成熟時,他會愈來愈不介意約束自己,也更願意伸出手,去效法基督的榜樣,因丟棄生命而得著生命。(頁65)。幫助人可以用上許多的方法,通常支持、勸勉、指導、更正、澄清感受、或者單單聆聽,但如果他們期望一項而所得的是另一項,便稱不上幫助。(頁67)主耶穌在與人的關係上,肯定是老練的,祂不怕以真知灼見去激勵人。但當被問及他知識的來源時,能謙卑地回答是出於神。(頁79)。求主幫助我們懂得作關心別人的人,有技巧卻非巧匠,有知識而非偽君子,專業但不是操控者,以致在事奉中榮耀神的名。阿們。

雙重的祝福

  我想起自己的信仰人生,由全不懂服事的我,到如何踏出信心的第一步。記得自己仍是信徒時,在一次崇拜中聽到牧師說:「需要有人學習佈道,才能有系統地引領人認識福音,得著救恩的福氣。」牧師的一番話,使我不斷思索,後來我主動跟牧師交談,主要是問他是否需要教授佈道的教師?經過詳談後,神竟為我開路,讓我可以破例地報讀了「三福」教師課程,成為了信徒「三福」教師,並且可以在教會內開始教授「三福」,與弟兄姊妹們一同經歷神的恩典,將一份無價的禮物送給我們所愛的親友,估不到的是,這一步奠定了我的信仰根基,我喜愛分享這好消息,因這不單使我生命得著改變,又使我突破了自己的限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和有系統地與親友分享到主的大能和奇妙,我看見每一個願意接觸的生命,如何經歷到更新和改變,不論任何年齡或階層,都同樣有許多奇妙的體會,回想這一切,全是神恩引領,讓每一位投入者,能經歷祂的同在與雕琢,一步一步地得著成長,生命被建立,過著滿有盼望的人生。

 

    以下是兄姊們,對三福訓練的心聲:

²  學習三福訓練後,對佈道的信心增強了很多,有如打了一支強心針。

²  《三福》是學得到和用得到的生活佈道」。

²  三福使我學會了以簡單的語句向陌生人講解自己的信仰,幫助我不再懼怕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信仰。使我無論在屬靈的知識和生命都有成長,在面對懷疑聖經真理的人,有把握表達我所相信的神,分享見證。

²  學習《三福》使我更有膽量跟陌生人傾談,與初見面的人打開話題,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及需要,更讓我體會救人靈魂的重要性,跟朋友談天時,也不忘關心他們是否能聽到福音,也為他們能得著這永生而著急,常常為他們禱告。

²  《三福》就好像一個嬰孩學走路一樣,沒有學好最基本站立的姿勢,怎能學跑!當學會了福音的基本內容及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神給我有信心可以主動同朋友提及信仰的睇法,或分享福音的內容,十分奇妙。

 

  感謝神!一直眷顧和保守我們!回想過往的日子中,祂使用我們藉著「三福」的佈道訓練,祝福了我們身邊的親友,可以明白神的愛和救恩的奇妙!今年915日至128日(四)晚上共13週為新一屆的「三福」佈道訓練,若你有心志裝備成為生活佈道者,透過這訓練向親友分享福音,讓親友們得著屬天福氣的話,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盼望你經過禱告後能踏出信心的一步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林前九16~17)「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十14~15

教會這個大家庭

 

  教會是我們屬靈的大家庭,回想起自己就是在這個屬靈家庭中成長。我被邀請返教會聚會,首先是由團契生活開始。起初我被團契生活的多樣化,週會內容豐富所吸引,能夠在相同的年齡、背景、人生的階段中一同學習和服事,想起團友間,能發揮互助互愛的精神,在互勵中得著成長。感謝主賜下屬靈友伴,與我們同行,陪伴我們,在禱告中守望,這都是神的恩典賜予。

 

  教會生活不可不看的就是使徒行傳又稱聖靈行傳,這卷書的核心是見證和傳揚關於主耶穌基督的受死和復活;相信大家還記得主耶穌升天時,應許賜下保惠師聖靈會引導、保守、賜下能力,讓我們可以到處為主作見証;初期教會的特色就是逼迫和增長並存。細看徒二37~41的記載,就是三次不認主的彼得,被聖靈充滿後,感動許多人的情景。彼得被聖靈充滿──他的話語使人「扎心/感動」,講道有果效,使會眾信服,令人良心悔悟,願意追求神的話語,求問得救之道。這讓我想起,教會這個屬靈的大家庭的標誌是:專注教導、心存敬畏、領受聖靈、神蹟奇事,這一切一切顯示了神與信徒同在(徒二41~43)。在徒二42專注於使徒的教導,「使徒的」原文可以指是使徒所給的教導,或者是按照使徒的教導,不一定是使徒親自教授,「教導」原文通常指基督教的教訓。徒二43『使徒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蹟』,神蹟顯示神與信徒同在。重視學習神的話,專注聖經的話語,並且以聖經為主的生活方式,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恆地實踐出來。而徒二43「心存敬畏」專注神的話,就有神蹟出現,「神蹟」是生命的改變,因為看到上帝的保守和眷顧,生命的改變本身就是個神蹟,由死入生,由黑暗走向光明。

 

  徒二44~45更具體地說明彼此的團契生活的特色是──真誠相愛、彼此分享、互相分擔。徒42「彼此交接」原文意思是「彼此團契」,是不分你我的生活。44節「凡物公用」是指人願意/懂得分享,當時信徒凡物公用,並賣了田產、家業,分給各人,這顯示團契並不單單分享,還會切實地回應弟兄姊妹的真實需要,按各人所領受的去與人分享,以致無人缺乏,這就是團契。再看徒二46~47「擘餅祈禱,同心合意、歡欣敬拜、讚美上帝」,就像交響樂一樣,和諧優美,存著歡喜坦誠的心用飯,沒有埋怨,只有讚美,大家在崇拜聚會中擘餅,當時信徒不單只在聖殿的莊嚴敬拜裡擘餅,也會在家中擘餅,團契,同心的在殿中、在家中一同的敬拜神。

 

  我相信這是一個傳福音的教會。當時的信仰對他們來講是一個生命的挑戰。徒二47上「得全體百姓的喜愛。」初信耶穌的人是被猶太的社會和外邦人所排擠的,但是他們在神的家中有喜樂,因為有神的同在。47節下,「主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是因為教會努力傳福音的結果,也是教會努力在社會中作見證的成果,領人歸向耶穌基督,使神的家不斷增長。

 

  盼望你我在神家中,能效法使徒行傳這典範教會,成為在現實社會處境中,不斷深化,並且將我們的教會建設成為一個學習的教會、一個願意分享的教會、一個敬拜上帝的教會、一個傳福音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