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與祢同行-默想十架苦路》

盧雲著張小鳴譯香港:基道,1992

  
  閱讀《與祢同行-默想十架苦路》,作者透過默想主耶穌的受苦和復活,感受到主的愛並進入神的臨在,以及與世界每一個角落的兄弟姊妹同在,祂擁抱著我們每一個,渴想我們能像祂與天父合而為一(約十七21)。作者深深領會主耶穌不單和世界古今每一個受苦的人受苦,且邀請我們和祂的生命一同結連。此書的寫作背景,是因著他遇上車禍,在醫院中住了三個半星期,留院期間他根據戴薇修女繪畫的拜苦路畫像,以圖像默想的方式進行靈修,由於作者熟識聖經,在靈修中結合了福音書中耶穌的受難和復活的情景,每當他默想這些畫作時,畫中人類苦痛之情,與耶穌受難的情節相聯結,甚至與盧雲生命中的經驗產生對話、聯合。在默想中盧雲從他們的苦楚,進入自己個人生命中的苦楚、憂傷之中,當他思想主耶穌在世所行過的十架苦路,使他不斷地深入反思,而產生新的體會、領悟,從而生命得著更新與盼望。

全書自引言到結束禱文共十七章,每一章一幅拜苦路的畫作起點想每幅畫作、背景、人物的神情、意境,進而連結到耶穌及他受難、復活的情節,而得著深入的反思,使作者有新的領會包括:首章的我與耶穌同行及以十五章來想十架苦路最後以禱文結束。現嘗試分享其中兩章的體會如下

首章我與耶穌同行——盧雲把圖畫中一隻穿著破爛涼鞋,沾滿塵沙的腳。與耶穌的腳聯結。默想耶穌也是如此陪伴著需要的人行走。塵沙,令他想到謙卑(Humility)出自一個拉丁字 humus,其意思為地土。這使他從舉目望天,轉而注視大地,及在土地上長途跋涉疲憊的男女,並與之同行。同行中,沾滿塵沙的腳,耶穌跪下,雙手托住這腳,將它洗淨。作者聯想到耶穌為門徒洗腳,盧雲也這樣為弟兄姐妹洗腳。這使作者發現,正是他們的同行,自己才能完成路程。我想在生命中與受苦者陪伴同行,是極為重要的。

  第五站:西門替耶穌背十字架——透過默兩個男人共同背負一籮石頭,一起建立家園,雖然貧窮能彼此相愛一起分擔。共負重軛令盧雲想到替耶穌一起背負十字架的西門。因為耶穌開始支持不住了所以要一個陌生人幫助祂完成使命。在這章中作者發現尋求外援時,產生一個新的群體,而這群體甚至展現強列的信念及充滿盼望。在接受幫助、引導、憐愛的同時,也讓他人發現自己的恩賜,一個新生命就此誕生。

  盼我們也可以像作者一般,將靈修生活連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透過生命的省察,能得到新發現和啟發,從中得著新的體悟,行主所教導的,相信這就是作主門徒的真義,讓我們能透過此書每天學習跟隨主,與主同行

反省/討論問題:
1. 請俱體分享你閱讀此書中,給你最深刻或得著的體會。
2. 請俱體分享你在生活中看見受苦者,如何陪伴他們,與他們同行呢?若沒有的話,有甚麼難阻呢?
3. 試分享盧雲以圖像默想,並結合了聖經來靈修,對你來說有甚麼幫助或困難呢?
4. 看完這書後,你對受苦有甚麼新的體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