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成長之旅

閱讀《生命軌迹》仿如進入自我發現的生命成長之旅,筆者感到十分有意思。本書作者將自己多年以來的經驗綜合為十三個助人與自助的成長契機,成為本書的成長的籃圖,並以三條成長的軌道,分別為第一、時間墜道中的我;第二、關係綱中的自我;及第三、知情意成熟的自我;作為成長歷程的骨幹,讓讀者能自我反省人生的不同階段,不斷地自我檢視、整合及轉化成長。最後更具體地透個一位姊妹的真實經歷去分析、解說十三個成長的契機作為借鏡,供讀者學習。  
本書很有鼓勵性,在成長的隨想中,由大自然而領悟到有關成長的啟示,作者引用的比喻生動吸引(頁12~13)、全書圖文並荗,重點明確,使讀者容易掌握。在每一單元中包括了:主題的成長故事、個人習作、實踐應用、助人的提示及進深研究的相關書目等。當中的提問極具挑戰性,讓讀者能深入反省,積極思考,不斷自我探索,從中對己、對人有嶄新的發現,增加了自我覺知的能力。筆者感到這是一本很好的助人及自助的成長的課本。由於作者主要是幫助青少年及男性成長為主,故多以青少年及男性角度去探索。
在筆者閱讀的過程中,勾起了我許多的成長片段,如:清理未了結的帳(頁55),使我反省到自己在這幾年的事奉生命中,因著公平與公義的問題而隱藏著憤怒的情緒。加上我常獨個兒事奉,常有意無意中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反應,以避免影響事奉──對人的幫助,甚至以為這是為主受苦的歷程,將之合理化,而忽略了自己。筆者透過作者提供的五個步驟去清理自己未了結的帳,學習脫掉舊我換上新我,使自己得到醫治、釋放我內在的傷痕,為此而感恩。當我看到人生階段的掌握中有關家庭的學習時(頁65),我反省到長期照顧母親的心理壓力、使自己也透不過氣,生活圈子也因此而狹窄了,加上作為牧者的我,容易關注別人的需要過於自己的需要,而潛藏了自我。雖然母親巳安息主懷巳有一年多,但有時仍然會在夢中跟她見面,當尋索自己的內心感受時,發現母親的突然離世,自己沒有好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心中仍然有很多的捨不得,我需要時間處理自己的哀傷,學習歸回安息,在這件事中我仍需要學習放手。
文中亦給我有很多的亮光、啟發及指引。如:恐懼這種情緒只是我們參考的資訊,不是前進的障礙(頁103)。閱讀是開啟世界的鑰匙、是一種自我提升的工具、是個人的啟蒙老師、吸取養份、豐富生命(頁118~119)。成長的契機能將閱讀與生活體驗結會起來,互相參照(頁126);透過「心情之旅」週記(頁136)去探索和發掘自己的生命及成長片段;而成長的動力(頁141)源於自己的內心、從內而外,不受外在條件控制,這樣能跨越成長的阻力,邁向成熟。另外提醒我作為助人成長的角色(頁142)中三個要素:進入成長者的內心世界、支持成長者不斷探索前路及與成長者同行,尊重成長者找出自己的真我。最後是一個人自我成熟的其中一個指標,是能看出事情的「黑白兩面」(頁150)、合乎中道。在長期照顧母親的期間,我感到自己最缺乏的是在群體中成長:因一個良好的群體生活,不單使我感到一種與他人的連繫,更供給我一個成長的園地(頁151),但可惜這幾年自己卻缺乏了,今天的我需要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模式。回顧自己不同角色的出現,和自己如何掌握這些角色,似乎人生的不同階段中就要扮演和學習不同的身份角色,如:牧者、女兒、姊姊、妹妹、姑媽、姑姐、學生等(頁163)。而多個的「我」這觀念中,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觀念:「可能的我」(頁174),就是「我將會如何」的提問和探索,這給我一種面向將來的動力──我想自己變成怎樣呢?。這提問匯聚了人的希望、目標、動機、恐懼和焦慮。當人能除去成長的障礙、雜草;將成長的潛質釋放出來,使能成為多姿多彩、有個人獨特氣質的人(頁178)。
「在理智的我與感性的我」(頁184)一文中,使我有很多的同感。特別提及兩極的我中,理智的我要排斥感性的我,覺得理智、冷靜是成熟、獨立、堅強的表現;相對於那敏感、多情的,更容易掌握,甚至更多的安全感;因為凡事按理而行,分析優劣,黑白分明,給生活一個有理可循的軌迹,總比那變化多端、暗晦不明的感性世界來得穩定。原來這選擇背後的真相是缺乏勇氣去面對人性多面化的挑戰,及害怕受傷害。真的,這是我內心的真相,故我強迫自己要作個理智的人,忽略或收起自己感性的一面,我驚訝地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進入病態之中。我需要悔改,求主賜我勇氣、膽量及智慧,學習整合「兩極的我」,盡管內心有很多兩極的張力,仍願意面對自己可能互相予盾的一面,建立健康成長的我。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神的照管

神的照管及旨意

  上帝從創造以來,一直都照管人世間的事情;並按其永恆旨意照管世界。上帝的創造、救贖、宇宙秩序的更新正代表聖父、聖子及聖靈的工作重點。當我們思考上帝的照管(或譯神祐,Providence)時,就牽涉到上帝持續創造(Continuing Creation)的觀念,祂不斷照管整個宇宙,包括個人性、社會性、普世性及宇宙性幾方面。[1] 上帝不斷保存及維持受造物被造時的特質;在受造物的每一舉動中,上帝都協助它們,導引它們發揮本身的特質及引導它們達成祂的旨意。[2] 繼續維持世界的運作,彰顯祂的榮耀是上帝創造事工其中的一個計劃和目的。照管不是宿命論(fatalism),宿命論是一個既定的機械式計劃,把上帝排擠在宇宙之外。照管卻打破宿命論的封閉世界,讓上帝自己可以参與這世界,救贖這世界。這顯出了上帝對世界全面的關顧。[3] 詩篇寫道:「祂的權柄統管萬有」(詩103:19),又「在天上的萬軍和世上的居民中,祂都慿自己的意旨行事。無人能攔住祂的手,或問祂,說祢做什麼呢?」(但四35)保羅也肯定地說:「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十一36)由於保羅知道神統管萬有,且叫每件事情成就祂的旨意,所以他可宣告:「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音被召的人。(羅八28)[4]

神預知但不干預

    對於上帝的照管,希臘教父認為上帝「預知」卻不「干預」(temporal approach);拉丁教父波伊丢斯(Boethius)認為上帝在永恆中有相互知識(co-knowledge),由開始至未來,雖然上帝沒有預定,但會按其永恆旨意規劃(eternal approach)世界。[5] 而伯克富(Berkhof)則認為上帝的照管(providence)是指創造萬有的上帝繼續運用祂的大能,保存受造的萬物,並在世界中所發生的一切事上指使、運行,使之達到所指定的結局。[6] 聖經見證著全宇宙都在上帝照管之內,上帝在萬有之中運行工作(詩一一五3;太十30;弗一11),被祂用作以達成祂自己所定的目的(創五十20;徒二23;腓一17~18。)加爾文認為神依照祂的照管,治理天地,支配著萬有,以致沒有任何事在祂的籌算之外發生。[7] 祂不單是創造者,也是維持者(upholder);從時間的起始到終結,祂更是萬事萬物的鋪排者(disposer)[8] 他認為神的照管可從三方面顯明;[9] (1)神維繋整個受造本體;(2)神每天將生命和能力賜給萬物,好叫萬物能討神喜悅;(3)引導萬物直到所命定的終局。縱然神維繫和引導整個世界及每一個人,但祂的照管特別集中在祂要彰顯自己神聖旨意的教會中。神聖的主權並沒有廢棄人的責任。神給人有理智,有意志,人就要為他的決定負責任。然而人的責任卻不能廢去神的主權,因神勝過人的一切行動和決定,以完成祂的目標。[10] 上帝的照管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祂直接作成的事,不藉任何人為的方法,如祂使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這被稱為「上帝的主使」(primary causality of God);第二類被稱為「上帝的副使」(secondary causality of God),意思是上帝透過受造的因素而作成的事,包括祂如何使邦國民族盛衰興亡,如何支配祂子民的日常生活。[11] 加爾文贊同並引述奧古斯丁的話:「人應當想望的跟神應當想望的極為不同﹍﹍因為神能夠透過惡人的惡意成就祂公義的旨意。[12] 

神同在戰勝惡與苦難
  
 在解釋上帝照管時,最大的挑戰是惡和苦難的問題。前者屬於形而上的哲學問題,後者則屬於形而下的經驗層面問題。[13] 奥古斯丁認為,神造的世界是美好的,意即未受邪惡污染。邪惡是人類誤用自由的直接後果。神造人,並賦予人選擇善惡的自由。可惜人選擇了惡;結果,世界便受到邪惡的污染。[14] 巴特形容邪惡為das Nichtige,一種「虛無」的神秘能力,「虛無」乃是與神的旨意相對之物,能成為神在世上計劃的威脅,而恩典最後的勝利保證我們不必懼怕「虛無」。[15] 歷代神學家設法解釋在上帝的照管下,惡的存在究竟有甚麼意義?在排除惡是源於上帝的大前提下,惡就成為上帝創造以外的東西,它可以源於人心的惡念,惡是沒有具體的實質的。上帝的照管承接從無成有的創造,維持世界秩序(conservation),並與人合作(concurrence)。這種神人的合作並非指在救恩的事情上,人可以依靠自己來獲得救恩,而是指上帝默默掌管人的心思意念,人的自由意志成為上帝照管的途徑。[16] 況且惡和苦難只不過是暫時的,有一天「再沒有咒詛……不再有黑夜」(啓廿二3、5)。「上帝……要與人同在,他們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祂們同在,作他們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們的一切眼淚,不再有死亡,……。(啔廿一3~4)。再者從耶穌基督的復活中,我們看到上帝巳戰勝一切罪惡與黑暗的勢力。[17]

總結對神照管的禱告

  歷史中的主宰啊!感謝祢的創造及日常生活中的照管,使祢的創造得以延續及保存。當我想到祢對人類的終極計劃時,不禁驚嘆祢的作為,祢的計劃是永遠的計劃,是根據祢的旨意而行(但二21、31~45),祢預知一切將要發生的事情(弗一11),這顯示祢那至高無上的權威,對世界和宇宙擁有絕對的管治,同時也顯出祢的榮耀和智慧(羅馬書九至十一章,詩一零四24;箴三19)。

  管理萬物的主啊!雖然祢決定了一切,但人仍然要為罪負責任,因祢從沒有引領人去犯罪(雅一13),但有時祢會容許人去行惡(羅一24至28),奇妙地祢又利用人的惡行去成就祢的旨意(徒四27~28),我深信一切的事情都是在祢至高旨意的範圍內發生。我願意將整個生命交託給祢,雖然世界有大小不尋常的事件發生,因著祢的同在而安心(約十四227、詩五)。因罪不能挫敗祢的計劃,這顯示出祢的照管及旨意(羅八28)。感謝祢的厚愛,因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十六2)。


參考書目
1. Wilhelm Niesel, The Theology of Calvin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89。
2. 布鲁斯.米爾恩著:《認識基督教教義》,萘張敬玲譯。台北:校園,1992。
3. 韋恩.格魯登著、麥啓新編:《聖經教義與實踐巻一:上帝與聖經》,林莉如、麥陳惠惠譯。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1。
4. 殷保羅:《慕迪神學手冊》,姚錦燊譯。香港:證主,1991。
5. 麥葛福:《基督教神學手冊》,劉良淑、王瑞琦譯。台北:校園,1998。
6. 楊慶球:《會遇系統神學──真理與信仰體驗的整理》,香港:天道,2000。
7. 羅慶才、黃錫木主編:《聖經通識手冊》。香港:基道,2005。
[1] 羅慶才、黃錫木主編:《聖經通識手冊》。(香港:基道,2005),頁436。
[2] 韋恩.格魯登著、麥啓新編:《聖經教義與實踐巻一:上帝與聖經》,林莉如、麥陳惠惠譯。(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1),頁236。 
[3] 楊慶球:《會遇系統神學──真理與信仰體驗的整理》(香港:天道,2000),頁58。
[4] 韋恩.格魯登著、麥啓新編:op.cit.,頁253。
[5] 羅慶才、黃錫木主編:op.cit.,頁436。
[6] 布鲁斯.米爾恩著:《認識基督教教義》,萘張敬玲譯。(台北:校園,1992),頁122。  
[7] 布鲁斯.米爾恩著:op.cit.,頁123。
[8] 殷保羅:《慕迪神學手冊》,姚錦燊譯。(香港:證主,1991),頁463。轉引自 Ben A. Warburton,   Calvinism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5), 頁64。
[9] 殷保羅:op.cit.,頁463。轉引自Wilhelm Niesel, The Theology of Calvin (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89),頁70。
[10] 殷保羅:op.cit.,頁464。轉引自Wilhelm Niesel, The Theology of Calvin (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89),頁73~76。 
[11] 布鲁斯.米爾恩著:op.cit.,頁123~124。
[12] 韋恩.格魯登著、麥啓新編:op.cit.,頁251。轉引自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Library of Christian Classics, ed. John T. McNeil, trans. F. L. Battles, 2 vol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60), 1:234 (1.18.3).
[13] 羅慶才、黃錫木主編:op.cit.,頁437。
[14] 麥葛福:《基督教神學手冊》,劉良淑、王瑞琦譯。(台北:校園,1998),頁275。
[15] 麥葛福:op.cit.,頁276~277。
[16] 羅慶才、黃錫木主編:op.cit.,頁437。
[17] 布鲁斯.米爾恩著:op.cit.,頁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