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與祢同行-默想十架苦路》

盧雲著張小鳴譯香港:基道,1992

  
  閱讀《與祢同行-默想十架苦路》,作者透過默想主耶穌的受苦和復活,感受到主的愛並進入神的臨在,以及與世界每一個角落的兄弟姊妹同在,祂擁抱著我們每一個,渴想我們能像祂與天父合而為一(約十七21)。作者深深領會主耶穌不單和世界古今每一個受苦的人受苦,且邀請我們和祂的生命一同結連。此書的寫作背景,是因著他遇上車禍,在醫院中住了三個半星期,留院期間他根據戴薇修女繪畫的拜苦路畫像,以圖像默想的方式進行靈修,由於作者熟識聖經,在靈修中結合了福音書中耶穌的受難和復活的情景,每當他默想這些畫作時,畫中人類苦痛之情,與耶穌受難的情節相聯結,甚至與盧雲生命中的經驗產生對話、聯合。在默想中盧雲從他們的苦楚,進入自己個人生命中的苦楚、憂傷之中,當他思想主耶穌在世所行過的十架苦路,使他不斷地深入反思,而產生新的體會、領悟,從而生命得著更新與盼望。

全書自引言到結束禱文共十七章,每一章一幅拜苦路的畫作起點想每幅畫作、背景、人物的神情、意境,進而連結到耶穌及他受難、復活的情節,而得著深入的反思,使作者有新的領會包括:首章的我與耶穌同行及以十五章來想十架苦路最後以禱文結束。現嘗試分享其中兩章的體會如下

首章我與耶穌同行——盧雲把圖畫中一隻穿著破爛涼鞋,沾滿塵沙的腳。與耶穌的腳聯結。默想耶穌也是如此陪伴著需要的人行走。塵沙,令他想到謙卑(Humility)出自一個拉丁字 humus,其意思為地土。這使他從舉目望天,轉而注視大地,及在土地上長途跋涉疲憊的男女,並與之同行。同行中,沾滿塵沙的腳,耶穌跪下,雙手托住這腳,將它洗淨。作者聯想到耶穌為門徒洗腳,盧雲也這樣為弟兄姐妹洗腳。這使作者發現,正是他們的同行,自己才能完成路程。我想在生命中與受苦者陪伴同行,是極為重要的。

  第五站:西門替耶穌背十字架——透過默兩個男人共同背負一籮石頭,一起建立家園,雖然貧窮能彼此相愛一起分擔。共負重軛令盧雲想到替耶穌一起背負十字架的西門。因為耶穌開始支持不住了所以要一個陌生人幫助祂完成使命。在這章中作者發現尋求外援時,產生一個新的群體,而這群體甚至展現強列的信念及充滿盼望。在接受幫助、引導、憐愛的同時,也讓他人發現自己的恩賜,一個新生命就此誕生。

  盼我們也可以像作者一般,將靈修生活連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透過生命的省察,能得到新發現和啟發,從中得著新的體悟,行主所教導的,相信這就是作主門徒的真義,讓我們能透過此書每天學習跟隨主,與主同行

反省/討論問題:
1. 請俱體分享你閱讀此書中,給你最深刻或得著的體會。
2. 請俱體分享你在生活中看見受苦者,如何陪伴他們,與他們同行呢?若沒有的話,有甚麼難阻呢?
3. 試分享盧雲以圖像默想,並結合了聖經來靈修,對你來說有甚麼幫助或困難呢?
4. 看完這書後,你對受苦有甚麼新的體會呢?

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XX小屋」的啟示


看了電影「XX小屋」,當中有許多發人深省的片段,神真的奇妙!當人感到憤怒、悲傷、內疚等情緒,會遮掩了看事情的真相,但當選擇「放手」和「原諒」,包括原諒自己,才能得著真「自由」與「釋放」。我曾聽過這樣的一番話:「憤怒是將別人的過錯懲罰在自己身上!」我相信選擇「寬恕」能避免因憤怒而引起不良的情緒,甚至被操控!「寬恕」是止息報復、苦澀所帶來的惡果,更是放過自己,修補家庭裂痕的開始。

 故事中天父對男主角説:「你還未相信我對你有多好!」回想男主角因搶救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後,沒想到自己竟顧此失彼──自己的幼女同時被擄走,甚至被殺,連屍首也找不著!從始他更生活在自責與憤恨中,我感到有點無奈,人真的有限!但神卻用心良苦,他在小屋中遇見神,得著神為他療傷,一步一步解開了多年來心靈深處的創傷。

 在人生的際遇中,究竟我們是「被害者」還是「施害者」。男主角與智者的一段話,智者讓男主角從自己的孩子中作選擇,該選上那一個上天堂和那一個下地獄?這兩難之間,真的難作判斷!最後他說:「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我喜歡每一個,寧可自己代替他們去死!」這就是真「愛」。這種愛也是神對我們世人那種不離不棄的愛。今天你能相信這位創天造地的神,對我們有多好嗎?

    無論你在任何的景況中,祂願意和你一同面對,指引你的前路。你願意接受祂對你的愛、對你的關心嗎?讓祂帶領你生命,作你的保護者、引導者、拯救者,接受祂所賜下的福氣和祂所賜下的平安嗎?主耶穌祂是我們最偉大的醫生,祂願意幫助我們,因祂愛我們。「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你要認識神,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伯廿二21)「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