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成癮」是由一個壞習慣開始?

    成癮(addiction)與壞習慣,兩者從字義看較為負面,究竟何謂成癮?而壞習慣又如何界定呢?很多專家都指出,癮」並非一朝一夕而形成的。「癮」是描述一種由人高頻率反覆從事可能對其身心健康和社交生活有害的活動的一種強迫行為。「癮」這個詞常被用於描述精神強迫或過度的心理依賴,可以是生理,或心理,或二者同時具備的一種依賴症。

    當斷絕某人接觸使之成癮的精神藥物或某種物質時,我們稱之為脫癮(俗稱戒,往往會發生強烈的脫癮反應)。成癮通常和加量聯繫在一起。在生理學術語中,癮不一定和物質濫用聯繫在一起,因為這種癮的形式可以是由醫生處方用藥導致的。身體依賴不同於心理依賴,後者通常被認為是對藥物的強迫性心理因素的需求,而前者的特點是對藥物計量的需要,且中止藥物使用後要防止發生脫癮反應。然而,身體依賴通常併發於藥物成癮和使用藥物治療。臨床心理學家葛琳卡博士指出,成癮是一種習慣性和強迫性的行為。現時有關診斷成癮行為,大都是以美國心理衛生學會《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簡稱DSM-IV)來評定。

    許多西方前人的文獻對於「習慣」的看法如下:
1.        韋氏新國際字典,前身——美國辭典(N. Webster1828)英國牛津大辭典:「習慣」(habit)代表人類行為中較固定、常出現的行為,可能是不斷學習而來,但另一方面,也與體質、氣質等先天因素有關。
2.        邱兆宏(2002)綜合了不同學者如:Watson, J.B.(1919)Hull,C.(1943)Skinner B.F.(1940s)Wolpe, J.(1973)Maultsby, M.C.Jr.(1984)及柯永河(1994, 1997)指出:「習慣」是透過學習,將許多基本反射精密地依照某種特定順序排列組成之刺激與反應間穩定性連結,其形成的過程中會受到先天因素影響。
3.        對於習慣好壞與否,從世界衛生組織(WHO)出版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中也有特別區分出以「習慣」為類別的診斷分類——「習慣與衝動障礙症」(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s),其中包抱:病態賭博症、病態縱火症、病態偷竊症等等。簡單來說壞習慣少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反之,良好習慣少,壞習慣多的人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人。

    綜觀來說,成癮問題及壞習慣,從字義來看是負面的。以醫學角度看兩者之間徵狀,按倫敦大學精神病理學院教授Griffith Edwards’ Dependence Syndrome 1975指出的七種情況來評估包括:
(1)     失去自控能力(loss of control/impaired)
成癮問題及壞習慣同樣是失去自控能力,這形成了強迫或習慣性的行為,由於依附某個慾望,而令人不能自由。
(2)     強烈慾望(strong craving)
(3)     長時間依賴並影響其他生活(salience) 兩者同樣對某種行為及事物感到吸引,產生強烈慾望,如網路沉迷問題,先是由學習而得,長期使用成為壞習慣,甚至成癮因而影響學業、工作、家庭、身心功能的減弱。
(4)     縱有不良後果仍然繼續(negative consequence)
兩者同樣是一種伴隨耐受性、戒斷症狀因而造成一些社會性活動,如人際關係干擾的社會心理偏差行為,而且這種現象有日漸增加的趨勢。
(5)     耐受性(tolerance)
網路沉迷者不斷希望增加上網時間以求得滿足,繼續使用同等量時間上網會產生滿足的遞減效應。
(6)     脫癮徵狀(withdrawal)
若停止或減少重度的網路使用會導致數天或一個月內發生心理性肌肉運動不安現象、焦慮,不時的想網路此刻會發生什麼事,對上網不時存有某種幻想與夢境的症狀及因為上述症狀導致在社交、工作或其他重要功能運作上的損害,經由使用網路或其他線上服務會減緩或避免此徵候出現。
(7)     復發(relapse)
重複對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慾望,同時並產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最後容易重回舊路。

    綜合來說,從字義、生理、心理及醫學角度來看,成癮問題指不停地做某事,而且愈做愈密,漸漸地失去了控制能力,久而久之產生嚴重後果,或許起初只是為了減低生活上的壓力、痛苦或問題,可惜這種方式並不能解決或處理生活上的壓力、痛苦或問題,這些不斷重複的不良行為,甚至不斷加深變得複雜,成為一個循環模式經常出現,不經不覺成為壞習慣,故此成癮問題是由一個壞習慣開始。

    當心,壞習慣可「成癮」!請不要活在自欺之中,人有許多的限制,容易失控,欠缺自制,我想減壓的良方,就是倚靠神,相信神。箴三5~6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聰明,在一切的事情上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


企穩

「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裏,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凡事不怕敵人的驚嚇,這是証明他們沉淪,你們得救都是出於神。」(腓一27~28

一、同心站穩(腓一27)
  經文中的保羅雖然身在監獄中,但他的生命沒有因此而停下來,他仍然透過唔同的方法去鼓勵大家,在這段經文中保羅有好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就是行事為人要同基督的福音相稱,意思是要跟隨有關主耶穌所做、所教的一切,活出神國公民的身份。無論任何時候都要「企得穩」,關鍵在於大家要「同有一個心志」(V.27),(原文直譯「在一個靈裏」),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保羅提醒我們要一條心呀!但有心仲未夠,也要有行動,不怕付上代價。就好似剛剛過去的世界杯中每一位球員,都是一同拼命地為自己的國家奪取更多的獎牌為目標,而不會介意之前,付上過多少代價。

  保羅在這兩節經文中,共用了六個「你們」,我想他要強調的不是個人去做,而是我們每一個人一齊去努力,一同去面對。究竟我們如何同心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呢?從上文下理去看,這福音包括我們在生活中,持守合一和堅穩的見證,存謙卑的心彼此相顧,為主作見證,敢於去傳講有關主基督的事,無論在任何的情況下,同心將所見所聞、所經歷的向身邊人分享,讓你的親友也可以得著福音的好處。當我們望一望身旁的弟兄姊妹,原來大家都是與你一同在這信仰路上齊心努力的伙伴,這令我想起今年傳栽部的生活佈道組。然而當我們願意同心堅守信仰時,或許會面對很多困難、挫折……,那時我們又如何面對呢?

二、無畏精神(腓一28)
  V.28的關鍵是無畏精神──凡事不怕驚嚇。保羅又提醒信徒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怕」,意即「讓自己被嚇倒」。保羅所講的驚嚇,如同受驚的野馬不斷地亂叫亂跳,驚惶失措,以致陣腳大亂。這些驚嚇是否令你不敢向前行?未開始就輸?這些驚嚇是家庭嗎?是健康嗎?是工作嗎?是讀書嗎?還是人際關係呢?有時我們不自覺地有一個假像,期望事事順利!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發生便問:「點解是我?神你豈不是與我一起,但為何這事偏偏發生在我身上!」又或者你不敢埋怨神、但感到失望、灰心,不想見人,不想見神,想收埋自己。V.28提醒我們任何事情都不要讓自己被嚇倒,無畏任何的驚嚇,相信神的恩典夠用!這令我想起詩五十五22「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他永不叫義人動搖。」神永遠都是我們最大的靠山。記著,撒但最厲害的技倆就是驚嚇,令人陣腳大亂,不知所措,使人忘記神,離開主。但願我們彼此同心,互相扶持,不中撒但的詭計!並且在生活中時常倚靠神企穩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