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來自星星的指引 

  在馬太福音2:1~12中,記載了有幾個博士/星象家,透過(V.27910)的指引到耶路撒冷,又從耶路撒冷前往伯利仔細訪生下來將要作猶太人之王/統治者的嬰孩耶穌,當停下來後,他們就看見了主耶穌和馬利亞,就滿心歡喜。這位尊貴的主降生成人,將要肩負起牧養以色列民的重要責任(V.6),祂的降生,更令這看來並不起眼的伯利恆城,竟成為光芒四射的地方。  

  然而那邊廂的希律王和耶路撒冷合城的人知道了這事將要發生,竟心裡不安(V.3)!並且細問那是甚麼時候出現(V.7),目的是設法想知道主耶穌基督會在那裏出生呢 (V.4) ?當知道了又差他們往伯利恆去仔細尋訪(V.8),並且能回來稟報。在(V910)的指引下,幾個博士/星象家果然找著了主耶穌基督,就俯伏拜主基督,並且獻上黃金、乳香、沒藥作為禮物。禮物的象徵意義:黃金獻給君王(72:10~1115),乳香獻給祭司(60:6),沒藥獻給彌賽亞 (3:6)。這預兆祂就是君王、完全的大祭司是人類的救主。任務完了,他們得著上帝在夢中的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便從別的路返回家鄉。 

  今天我再次重溫這段經文,在星的指引下,讓世人知道這位紆尊降貴、道成肉身的神人,如何將神救世的計劃展開,供世人知道神的愛。而主耶穌的名字對我們的意義是:「……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太1:21下)這又令我心中奏起了這首詩歌:「聖誕有一個神」

聖誕有一個神,寧願化作嬰孩 靜靜降生小鎮名叫伯利恆
聽說這一個神,榮耀卻也卑微 背負世間一切憂困祂愛您

看這聖嬰降臨,成肉身的真神 父上帝所施恩憐憫賜世人
救世基督駕臨,寧住謙卑心懷 抹掉世間一切淚痕祂愛您

聖誕快樂,祝您快樂 耶穌的愛,無比貴重
懇請接受,愛的禮物 基督拯救,恩典深厚

  從詩歌描述中看到主耶穌的愛,由祂道成肉身開始,甘心為世人背負世間一切憂困、藉著祂,抹掉世間一切淚痕,祂的愛,無比貴重、恩典深厚。這就是聖誕快樂的真正意義,盼望我們能在這普世歡騰的日子中,繼續將主對世人的愛傳頌給我們的親友知道,讓他們也能得著這份無比珍貴的禮物。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成長之旅

閱讀《生命軌迹》仿如進入自我發現的生命成長之旅,筆者感到十分有意思。本書作者將自己多年以來的經驗綜合為十三個助人與自助的成長契機,成為本書的成長的籃圖,並以三條成長的軌道,分別為第一、時間墜道中的我;第二、關係綱中的自我;及第三、知情意成熟的自我;作為成長歷程的骨幹,讓讀者能自我反省人生的不同階段,不斷地自我檢視、整合及轉化成長。最後更具體地透個一位姊妹的真實經歷去分析、解說十三個成長的契機作為借鏡,供讀者學習。  
本書很有鼓勵性,在成長的隨想中,由大自然而領悟到有關成長的啟示,作者引用的比喻生動吸引(頁12~13)、全書圖文並荗,重點明確,使讀者容易掌握。在每一單元中包括了:主題的成長故事、個人習作、實踐應用、助人的提示及進深研究的相關書目等。當中的提問極具挑戰性,讓讀者能深入反省,積極思考,不斷自我探索,從中對己、對人有嶄新的發現,增加了自我覺知的能力。筆者感到這是一本很好的助人及自助的成長的課本。由於作者主要是幫助青少年及男性成長為主,故多以青少年及男性角度去探索。
在筆者閱讀的過程中,勾起了我許多的成長片段,如:清理未了結的帳(頁55),使我反省到自己在這幾年的事奉生命中,因著公平與公義的問題而隱藏著憤怒的情緒。加上我常獨個兒事奉,常有意無意中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反應,以避免影響事奉──對人的幫助,甚至以為這是為主受苦的歷程,將之合理化,而忽略了自己。筆者透過作者提供的五個步驟去清理自己未了結的帳,學習脫掉舊我換上新我,使自己得到醫治、釋放我內在的傷痕,為此而感恩。當我看到人生階段的掌握中有關家庭的學習時(頁65),我反省到長期照顧母親的心理壓力、使自己也透不過氣,生活圈子也因此而狹窄了,加上作為牧者的我,容易關注別人的需要過於自己的需要,而潛藏了自我。雖然母親巳安息主懷巳有一年多,但有時仍然會在夢中跟她見面,當尋索自己的內心感受時,發現母親的突然離世,自己沒有好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心中仍然有很多的捨不得,我需要時間處理自己的哀傷,學習歸回安息,在這件事中我仍需要學習放手。
文中亦給我有很多的亮光、啟發及指引。如:恐懼這種情緒只是我們參考的資訊,不是前進的障礙(頁103)。閱讀是開啟世界的鑰匙、是一種自我提升的工具、是個人的啟蒙老師、吸取養份、豐富生命(頁118~119)。成長的契機能將閱讀與生活體驗結會起來,互相參照(頁126);透過「心情之旅」週記(頁136)去探索和發掘自己的生命及成長片段;而成長的動力(頁141)源於自己的內心、從內而外,不受外在條件控制,這樣能跨越成長的阻力,邁向成熟。另外提醒我作為助人成長的角色(頁142)中三個要素:進入成長者的內心世界、支持成長者不斷探索前路及與成長者同行,尊重成長者找出自己的真我。最後是一個人自我成熟的其中一個指標,是能看出事情的「黑白兩面」(頁150)、合乎中道。在長期照顧母親的期間,我感到自己最缺乏的是在群體中成長:因一個良好的群體生活,不單使我感到一種與他人的連繫,更供給我一個成長的園地(頁151),但可惜這幾年自己卻缺乏了,今天的我需要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模式。回顧自己不同角色的出現,和自己如何掌握這些角色,似乎人生的不同階段中就要扮演和學習不同的身份角色,如:牧者、女兒、姊姊、妹妹、姑媽、姑姐、學生等(頁163)。而多個的「我」這觀念中,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觀念:「可能的我」(頁174),就是「我將會如何」的提問和探索,這給我一種面向將來的動力──我想自己變成怎樣呢?。這提問匯聚了人的希望、目標、動機、恐懼和焦慮。當人能除去成長的障礙、雜草;將成長的潛質釋放出來,使能成為多姿多彩、有個人獨特氣質的人(頁178)。
「在理智的我與感性的我」(頁184)一文中,使我有很多的同感。特別提及兩極的我中,理智的我要排斥感性的我,覺得理智、冷靜是成熟、獨立、堅強的表現;相對於那敏感、多情的,更容易掌握,甚至更多的安全感;因為凡事按理而行,分析優劣,黑白分明,給生活一個有理可循的軌迹,總比那變化多端、暗晦不明的感性世界來得穩定。原來這選擇背後的真相是缺乏勇氣去面對人性多面化的挑戰,及害怕受傷害。真的,這是我內心的真相,故我強迫自己要作個理智的人,忽略或收起自己感性的一面,我驚訝地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進入病態之中。我需要悔改,求主賜我勇氣、膽量及智慧,學習整合「兩極的我」,盡管內心有很多兩極的張力,仍願意面對自己可能互相予盾的一面,建立健康成長的我。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神的照管

神的照管及旨意

  上帝從創造以來,一直都照管人世間的事情;並按其永恆旨意照管世界。上帝的創造、救贖、宇宙秩序的更新正代表聖父、聖子及聖靈的工作重點。當我們思考上帝的照管(或譯神祐,Providence)時,就牽涉到上帝持續創造(Continuing Creation)的觀念,祂不斷照管整個宇宙,包括個人性、社會性、普世性及宇宙性幾方面。[1] 上帝不斷保存及維持受造物被造時的特質;在受造物的每一舉動中,上帝都協助它們,導引它們發揮本身的特質及引導它們達成祂的旨意。[2] 繼續維持世界的運作,彰顯祂的榮耀是上帝創造事工其中的一個計劃和目的。照管不是宿命論(fatalism),宿命論是一個既定的機械式計劃,把上帝排擠在宇宙之外。照管卻打破宿命論的封閉世界,讓上帝自己可以参與這世界,救贖這世界。這顯出了上帝對世界全面的關顧。[3] 詩篇寫道:「祂的權柄統管萬有」(詩103:19),又「在天上的萬軍和世上的居民中,祂都慿自己的意旨行事。無人能攔住祂的手,或問祂,說祢做什麼呢?」(但四35)保羅也肯定地說:「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十一36)由於保羅知道神統管萬有,且叫每件事情成就祂的旨意,所以他可宣告:「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音被召的人。(羅八28)[4]

神預知但不干預

    對於上帝的照管,希臘教父認為上帝「預知」卻不「干預」(temporal approach);拉丁教父波伊丢斯(Boethius)認為上帝在永恆中有相互知識(co-knowledge),由開始至未來,雖然上帝沒有預定,但會按其永恆旨意規劃(eternal approach)世界。[5] 而伯克富(Berkhof)則認為上帝的照管(providence)是指創造萬有的上帝繼續運用祂的大能,保存受造的萬物,並在世界中所發生的一切事上指使、運行,使之達到所指定的結局。[6] 聖經見證著全宇宙都在上帝照管之內,上帝在萬有之中運行工作(詩一一五3;太十30;弗一11),被祂用作以達成祂自己所定的目的(創五十20;徒二23;腓一17~18。)加爾文認為神依照祂的照管,治理天地,支配著萬有,以致沒有任何事在祂的籌算之外發生。[7] 祂不單是創造者,也是維持者(upholder);從時間的起始到終結,祂更是萬事萬物的鋪排者(disposer)[8] 他認為神的照管可從三方面顯明;[9] (1)神維繋整個受造本體;(2)神每天將生命和能力賜給萬物,好叫萬物能討神喜悅;(3)引導萬物直到所命定的終局。縱然神維繫和引導整個世界及每一個人,但祂的照管特別集中在祂要彰顯自己神聖旨意的教會中。神聖的主權並沒有廢棄人的責任。神給人有理智,有意志,人就要為他的決定負責任。然而人的責任卻不能廢去神的主權,因神勝過人的一切行動和決定,以完成祂的目標。[10] 上帝的照管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祂直接作成的事,不藉任何人為的方法,如祂使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這被稱為「上帝的主使」(primary causality of God);第二類被稱為「上帝的副使」(secondary causality of God),意思是上帝透過受造的因素而作成的事,包括祂如何使邦國民族盛衰興亡,如何支配祂子民的日常生活。[11] 加爾文贊同並引述奧古斯丁的話:「人應當想望的跟神應當想望的極為不同﹍﹍因為神能夠透過惡人的惡意成就祂公義的旨意。[12] 

神同在戰勝惡與苦難
  
 在解釋上帝照管時,最大的挑戰是惡和苦難的問題。前者屬於形而上的哲學問題,後者則屬於形而下的經驗層面問題。[13] 奥古斯丁認為,神造的世界是美好的,意即未受邪惡污染。邪惡是人類誤用自由的直接後果。神造人,並賦予人選擇善惡的自由。可惜人選擇了惡;結果,世界便受到邪惡的污染。[14] 巴特形容邪惡為das Nichtige,一種「虛無」的神秘能力,「虛無」乃是與神的旨意相對之物,能成為神在世上計劃的威脅,而恩典最後的勝利保證我們不必懼怕「虛無」。[15] 歷代神學家設法解釋在上帝的照管下,惡的存在究竟有甚麼意義?在排除惡是源於上帝的大前提下,惡就成為上帝創造以外的東西,它可以源於人心的惡念,惡是沒有具體的實質的。上帝的照管承接從無成有的創造,維持世界秩序(conservation),並與人合作(concurrence)。這種神人的合作並非指在救恩的事情上,人可以依靠自己來獲得救恩,而是指上帝默默掌管人的心思意念,人的自由意志成為上帝照管的途徑。[16] 況且惡和苦難只不過是暫時的,有一天「再沒有咒詛……不再有黑夜」(啓廿二3、5)。「上帝……要與人同在,他們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祂們同在,作他們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們的一切眼淚,不再有死亡,……。(啔廿一3~4)。再者從耶穌基督的復活中,我們看到上帝巳戰勝一切罪惡與黑暗的勢力。[17]

總結對神照管的禱告

  歷史中的主宰啊!感謝祢的創造及日常生活中的照管,使祢的創造得以延續及保存。當我想到祢對人類的終極計劃時,不禁驚嘆祢的作為,祢的計劃是永遠的計劃,是根據祢的旨意而行(但二21、31~45),祢預知一切將要發生的事情(弗一11),這顯示祢那至高無上的權威,對世界和宇宙擁有絕對的管治,同時也顯出祢的榮耀和智慧(羅馬書九至十一章,詩一零四24;箴三19)。

  管理萬物的主啊!雖然祢決定了一切,但人仍然要為罪負責任,因祢從沒有引領人去犯罪(雅一13),但有時祢會容許人去行惡(羅一24至28),奇妙地祢又利用人的惡行去成就祢的旨意(徒四27~28),我深信一切的事情都是在祢至高旨意的範圍內發生。我願意將整個生命交託給祢,雖然世界有大小不尋常的事件發生,因著祢的同在而安心(約十四227、詩五)。因罪不能挫敗祢的計劃,這顯示出祢的照管及旨意(羅八28)。感謝祢的厚愛,因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十六2)。


參考書目
1. Wilhelm Niesel, The Theology of Calvin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89。
2. 布鲁斯.米爾恩著:《認識基督教教義》,萘張敬玲譯。台北:校園,1992。
3. 韋恩.格魯登著、麥啓新編:《聖經教義與實踐巻一:上帝與聖經》,林莉如、麥陳惠惠譯。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1。
4. 殷保羅:《慕迪神學手冊》,姚錦燊譯。香港:證主,1991。
5. 麥葛福:《基督教神學手冊》,劉良淑、王瑞琦譯。台北:校園,1998。
6. 楊慶球:《會遇系統神學──真理與信仰體驗的整理》,香港:天道,2000。
7. 羅慶才、黃錫木主編:《聖經通識手冊》。香港:基道,2005。
[1] 羅慶才、黃錫木主編:《聖經通識手冊》。(香港:基道,2005),頁436。
[2] 韋恩.格魯登著、麥啓新編:《聖經教義與實踐巻一:上帝與聖經》,林莉如、麥陳惠惠譯。(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1),頁236。 
[3] 楊慶球:《會遇系統神學──真理與信仰體驗的整理》(香港:天道,2000),頁58。
[4] 韋恩.格魯登著、麥啓新編:op.cit.,頁253。
[5] 羅慶才、黃錫木主編:op.cit.,頁436。
[6] 布鲁斯.米爾恩著:《認識基督教教義》,萘張敬玲譯。(台北:校園,1992),頁122。  
[7] 布鲁斯.米爾恩著:op.cit.,頁123。
[8] 殷保羅:《慕迪神學手冊》,姚錦燊譯。(香港:證主,1991),頁463。轉引自 Ben A. Warburton,   Calvinism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5), 頁64。
[9] 殷保羅:op.cit.,頁463。轉引自Wilhelm Niesel, The Theology of Calvin (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89),頁70。
[10] 殷保羅:op.cit.,頁464。轉引自Wilhelm Niesel, The Theology of Calvin (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89),頁73~76。 
[11] 布鲁斯.米爾恩著:op.cit.,頁123~124。
[12] 韋恩.格魯登著、麥啓新編:op.cit.,頁251。轉引自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Library of Christian Classics, ed. John T. McNeil, trans. F. L. Battles, 2 vol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60), 1:234 (1.18.3).
[13] 羅慶才、黃錫木主編:op.cit.,頁437。
[14] 麥葛福:《基督教神學手冊》,劉良淑、王瑞琦譯。(台北:校園,1998),頁275。
[15] 麥葛福:op.cit.,頁276~277。
[16] 羅慶才、黃錫木主編:op.cit.,頁437。
[17] 布鲁斯.米爾恩著:op.cit.,頁125。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帶領敬拜技巧

一. 在小組中帶領詩歌敬拜
Ø 透過詩歌打開我們的心讓我們先與神相交
Ø 然後再進入神的話語中思索生命,讓生命得到更新醫治
二. 為何要敬拜讚美?
Ø 讚美是神的命令(詩150:1)詩150: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 神的聖所讚美他、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讚美他。
Ø 神以我們的讚美為祂的寶座(詩22:3)詩22:3 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寶座或作居所〕
Ø 讚美神本為美事(詩92:1~3及詩135:3)詩92:1 〔安息日的詩歌。〕稱謝耶和華、歌頌你至高者的名。詩92:2 用十絃的樂器和瑟、用琴彈幽雅的聲音、早晨傳揚你的慈愛、每夜傳揚你的信實、這本為美事。詩92:3 見上節詩135:3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耶和華本為善.要歌頌他的名、因為這是美好的。
Ø 讚美會帶出能力
--讚美乃是屬靈的爭戰的武器,能帶出得勝、
能力、釋放與祝福。
Ø 讚美神因祂是配得我們獻上讚美(詩48:1及啟4:11)詩48:1 〔可拉後裔的詩歌。〕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啟4:11 我們的主、我們的 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
Ø 我們的受造是為著要讚美祂耶13:11 耶和華說、腰帶怎樣緊貼人腰、照樣、我也使以色列全家、和猶大全家緊貼我、好叫他們屬我為子民、使我得名聲、得頌讚、得榮耀.他們卻不肯聽。賽43:21 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
三. 如何敬拜讚美主?
Ø 舉手及搖手──表達對神的愛,並渴望更親近神的行動哀3:41我們當誠心向天上的 神舉手禱告。拉9:5 獻晚祭的時候我起來、心中愁苦、穿著撕裂的衣袍、雙膝跪下向耶和華我的 神舉手、提前2:8 我願男人無忿怒、無爭論、〔爭論或作疑惑〕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詩28:2 我呼求你、向你至聖所舉手的時候、求你垂聽我懇求的聲音。詩63:4 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詩134:2 你們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詩141:2 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願我舉手祈求、如獻晚祭。 利9:21 胸和右腿、亞倫當作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都是照摩西所吩咐的。
Ø 仰頭詩3:3 但你耶和華是我四圍的盾牌.是我的榮耀、又是叫我抬起頭來的。詩3:4 我用我的聲音求告耶和華、他就從他的聖山上應允我。〔細拉〕詩24:7 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被舉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詩27:6 現在我得以昂首、高過四面的仇敵.我要在他的帳幕裡歡然獻祭.我要唱詩、歌頌耶和華。
詩110:7 他要喝路旁的河水.因此必抬起頭來。詩121:1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Ø 拍掌──為了對王的喝采,是一種歡欣的表現詩47:1 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 神呼喊。詩98:8 願大水拍手.願諸山在耶和華面前一同歡呼.賽55:12 你們必歡歡喜喜而出來、平平安安蒙引導.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
Ø 彈琴鼓瑟讚美神──十分重要但沒有也不會阻礎敬拜主詩150: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 神的聖所讚美他、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讚美他。詩150:2 要因他大能的作為讚美他、按著他極美的大德讚美他。詩150:3 要用角聲讚美他、鼓瑟彈琴讚美他.詩150:4 擊鼓跳舞讚美他、用絲絃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他.詩150:5 用大響的鈸讚美他、用高聲的鈸讚美他。
Ø 站立──祭司在主面前必須站立供職,直到任務完成代下5:12 他們出聖所的時候、歌唱的利未人亞薩、希幔、耶杜頓和他們的眾子眾弟兄、都穿細麻布衣服、站在壇的東邊、敲鈸、鼓瑟、彈琴、同著他們有一百二十個祭司吹號.代下7:6 祭司侍立、各供其職.利未人也拿著耶和華的樂器、就是大衛王造出來、藉利未人頌讚耶和華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祭司在眾人面前吹號.以色列人都站立。代下29:26 利未人拿大衛的樂器、祭司拿號、一同站立。詩122:2 耶路撒冷阿、我們的腳、站在你的門內。詩134:1 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你們當稱頌耶和華。詩135: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的名。耶和華的僕人、站在耶和華殿中、站在我們 神殿院中的、你們要讚美他。
Ø 跪拜、屈身、俯伏──表示謙卑、尊崇及敬畏神的行動詩95:6 來阿、我們要屈身敬拜、在造我們的耶和華面前跪下。啟19:4 那二十四位長老與四活物、就俯伏敬拜坐寶座的 神、說、阿們、哈利路亞。
Ø 歌唱──以詩歌或歌聲讚美是神喜悅的一種方式詩47:6 你們要向 神歌頌、歌頌、向我們王歌頌、歌頌。詩98:1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因為他行過奇妙的事.他的右手和聖臂、施行救恩。詩98:4 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歡樂.要發起大聲、歡呼歌頌。詩98:5 要用琴歌頌耶和華、用琴和詩歌的聲音歌頌他.來2:12 說、『我要將你的名傳與我的弟兄、在會中我要頌揚你。』西3:16 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或作當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賽12:5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因他所行的甚是美好.但願這事普傳天下。耶20:13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讚美耶和華、因他救了窮人的性命脫離惡人的手。
Ø 跳舞──讚美除了言語外亦可以身體活潑的動作來表達出15:20 亞倫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手裡拿著鼓、眾婦女也跟他出去拿鼓跳舞。
出15:21 米利暗應聲說、你們要歌頌耶和華、因他大大戰勝、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
徒3:8 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 神。詩30:11 你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
Ø 大聲唱歌頌主──當經歷到神莫大的恩典時當大聲歌頌詩98:4 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歡樂.要發起大聲、歡呼歌頌。可12:30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

四. 帶領小組敬拜的藝術
帶領敬拜者如同旅行團中的導遊一樣,將每一位組員引進至聖所中興神相遇,你必須準備好畏行的路程(敬拜流程),確定每一位組員能從你安排的敬拜流程中,進入至聖所與神相遇。
以下是一些提議:
準備帶領敬拜的進路及設計
1. 作個敬拜者──
Ø 帶領敬拜的人,必須先是一位敬拜者,每天與神有相交的生活,個人敬拜的操練;否則他只是預備一些音樂節目或唱歌時間的編配員。
2. 明白敬拜階段──神和人的約會
Ø 帶領敬拜者就是作祭司的職份,是非常重要的崗位。
Ø 敬拜讚美三步曲:
a. 呼籲各人來敬拜詩95:1 來阿、我們要向耶和華歌唱、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詩95:2 我們要來感謝他、用詩歌向他歡呼。
b. 進入神的殿詩100:4 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來10:19 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來10:20 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來10:21 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 神的家.來10:22 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 神面前.
c. 回應神賽6:6 有一撒拉弗飛到我跟前、手裡拿著紅炭、是用火剪從壇上取下來的.賽6:7 將炭沾我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賽6:8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3. 計劃與祈禱
Ø 當有以上的構想加上禱告的心去
開始設計你的敬拜流程,以下是一些建議:
A. 選定主題
B. 讚美和敬拜的氣氛
C. 歌曲的調子與節拍
D. 敬拜流程設計範例
拜敬拜流程:
主題:神的愛
a. 呼籲各人來敬拜「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
要向耶和華歌唱、稱頌他的名、天天傳揚他的救恩.」
(詩96:1~2)

唱:齊來頌讚(讚美上帝的愛)
耶和華是愛(上帝每天與我們同在這表明祂的愛)
b. 進入神的殿
真光普照(上帝的愛充滿在我們的生命中,充滿在世界,使我們得到更新)
c. 回應神
回應詩歌:主相關注
Ø 感恩祈求

五. 帶領敬拜者的錦囊
1. 帶領者的敬拜情緒,就是小組組員的敬拜情緒
2. 帶領者須要與神有密切關係
3. 不要點唱
4. 不要唱太多新歌
5. 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敬拜之前,練習敬拜的流程
6. 不要選擇難度高、音域大的歌曲在小組敬拜中唱頌
7. 開始敬拜,前要清楚地讓組員知道敬拜的主題或目的
8. 帶領敬拜者是祭司身份,是神代表和人的代表

生命成長

想起成長,倍感興奮。還記得一天我在急忙地走進病室,準備關顧一位剛轉介來鬱鬱寡歡的婆婆時,我初次和你相遇。是你替婆婆說了好幾句話,讓我能對症下藥地安慰婆婆的身、心、靈。那時我感到你是主所賜下的天使。

對於一個正在患病的人能對鄰近的院友獻出一份關心及憐恤,是有福的,因為主耶穌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就是這樣我開始看見在你生命中不斷發生奇妙的事。

那天我送上「安慰與醫治」的子冊子給你看,認真的你問我這是否真的?我微笑答道:「是。」我更邀請你也同樣地向天父祈求,使你也經歷這位奇妙的主,在你生命中所帶來的改變……。

有一次在聚會中見你流淚,細問下原來是你的親身的體驗主耶穌的幫助而興奮流淚。就是這樣我和你分享福音,你感受主的愛而決志相信,更感恩的是出院不久,知道你在教會中滿有追求認識主的心,而令我倍感快慰。

今天再一次看見你在醫院中出現,今天的你不再是院友身份,而是帶給我們喜樂的天使,你藉著一些禮物──色彩繽紛的福音書等等,讓院友們明白天父的創造及捨己的愛,使院友們得著福音的好處,這是我意想不到的。

感謝主,在短短的數月中我看到生命的成長,這實在不能不讚嘆造物主的奇妙、偉大!哈利路亞!  

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一點回憶!一份溫暖!

  回憶起母親的安息禮拜,有很多的親友及弟兄姊妹前來慰問,禮堂內兩邊放滿了親朋戚友送上花籃,心想母親一生人中相信那天是收花最多的日子。當安息禮拜進行時,估不到平常最可以大聲頌唱的我,第一首歌已欲唱不能,我只能心中默唱……!母親我真是捨不得您,有時我會對天仰望,盼望可以能看見您;有時我會對著手機中您的照片跟您說話;想起自己似乎很傻,但這是我對母親的一種懷念、思念的情緒。安息禮拜完畢後,親友,特別是弟兄姊妹們上前慰問時,每一句關懷的慰問、擁抱,都使我十分觸動、感動!我感受到一份溫暖、支持及安慰,然而我的淚水不停地滴下去,請原諒我未能向大家逐一道謝!

   安息禮拜完畢,有肢體前來分享在安息禮拜中所看見的圖畫,看見母親被主耶穌抱起,有天使在吹號迎接,母親的雙眼康復了,可以能看見、而且明亮,又安慰大家不要憂愁,她回到“主耶穌老豆”的懷中,十分喜樂平安,現在她不再被疾病煎熬,請我們不用掛心,要大家好好保重身體!將來大家在天堂相聚。這訊息使大家得著安慰!

負傷的治療者

  最近感到自己被一種壓力困擾著,這種壓力使自己常陷入疲累之中,當我反省自己的情況時,感到自己有很多負面的情緒,其中失望及憤怒影響著我的身、心、社、靈,然而我的身份角色使我成為了負傷的治療者,我需要休息、安靜及反思。